套利收益稳定
套利交易的组合目标是平衡风险,可以提供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风险/收益比率,从而更适宜大资金的运作。虽然单次套利交易收益不是很高,但机会频繁;通过增加交易频率,积少成多,亦能获得单月1.2%-2%的稳定的阶段收益。在持有单边头寸的多空双方激烈争夺过程中,套利者往往可以择机而入,轻松获利。
本金高度安全
由于套利交易关注的是两个金融资产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不是绝对价格水平。一旦建仓完成,预期收益就已经锁定,而大盘上涨还是下跌不会影响预期收益。因此,本产品的本金安全性大大高于传统的理财产品和股票型基金。
交易模型精准
1) 精准完善的套利模型 中投证券的金融工程团队拥有具有国际投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和国内资深衍生品研究和交易人员。这个团队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经过衍生品市场研究的深厚积累,开发了一套准确和完善的套利交易模型。 2)自主开发的程序化交易系统 拥有完全自主开发的套利程序化交易系统,能够完成套利交易的时机识别、自动下单构建套利组合、套利组合的动态监控以及套利了结的时机识别与执行。这套系统满足了套利交易对交易平台的各种复杂和苛刻的要求,帮助投资者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中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3)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 保证金不足的风险是套利交易面临的最大风险,一套保证金管理模型是风险控制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中投证券以统计测算,极值理论和压力测试为基础,制定了一套动态保证金管理体系,能够在以防范强行平仓和爆仓风险为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投资经验丰富
2010年4月16日中国推出首只股指期货-沪深300期货合约,紧接着中投证券于6月份签约第一位客户进行实盘操作,成为套利交易的先行者,在过去10个多月中,我们经历了:
* 价差收窄收益率降低的低潮期
* 11月合约价差一再放大,挑战保证金安全的狂热期
* CSI 300指数编译每半年一次的成份股调整阶段
* 影响跟踪误差的成份股分红密集期
这期间我们的交易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套利投资经验,并针对中国股市特有的特色进一部完善了套利模型和参数,实现了套利模型的“本土化”,确保客户资产在市场不同阶段都获得稳定的套利收益。
服务模式多样
中投证券为客户提供灵活的服务方式和协议条款,确保客户资产的高流动性;同时为了全包客户资产收益的最大化,同时体现我们对股指期货套利投资策略的信心,我公司采取不收取固定管理费用,只收取业绩报酬的服务模式:
1)投资顾问服务
* 手续简单
* 协议条款灵活
* 封闭期短,在封闭期以后可以灵活安排赎回
* 客户每日可以查看盘后资产净值和持仓
* 套利交易不受证监会定向理财产品投资股指期货交易的比例限制
2) 定向理财服务
管理团队卓越
中投证券为股指期货套利产品配备了一大批相关领域的专家团队,既有金融衍生品和套利研究领域的专家,也有衍生品实战经验丰富的资深分析师:
金融衍生品专家 :张晓东(中投证券金融衍生品部总经理)
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学硕士,19年证券市场投资经验。
曾就职于华尔街对冲基金,从事数量化分析工作,对金融衍生工具、套利策略和对冲交易都有一套成熟的见解。
2007年6月加盟中投证券后,抓住市场套利机会,创设国电认购权证2,300万份,占比15%,券商排名第一,为公司自营业务带来丰厚的利润。
2009年,他带领的金融工程团队成为国资委套利保值业务的咨询顾问,同年,还为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的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了合约估值,合约重组建议并代理东航与高盛、瑞银和美林进行了多轮重组谈判,为东航减少了上亿元的损失。 多项课题研究在中国证监会、证券业协会和交易所获奖。最近出版新书《起诉高盛—中国企业当直面金融欺诈》
独立董事:何佳教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财务学博士(1983-1988),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决策科学工程双硕士(1980-1983),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大学研究基金评审委成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中国金融工程学会顾问、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并担任中国金融评论主编,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等国际期刊副主编辑。
曾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所长,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後工作站学术总指导,美国休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他当前的研究方向包括:投资银行,共同基金,高科技及金融,金融风险测量及其管理及中国资本市场。
首席顾问 :黄明教授
黄明博士现为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美国康乃尔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美国顶尖学术期刊《美国经济评论》的编委。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融学、公司金融学、信用风险、衍生品市场。
在国内,黄教授多次给国资委、央企高管和监管部门做金融知识培训,并因此享有很高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声誉。
2008年,黄明教授加入中投证券金融衍生品部任首席顾问。黄教授凭借他深厚的学术背景、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政府关系,帮助金融衍生品部重新规划了发展策略,同时帮助模型开发团队建立并完善了部门核心的衍生品定价模型。
中投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部负责人 丁俭博士
曾任南方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员。在金融衍生品、封闭式基金、市场估值等领域有深刻的研究。2006年曾经以领先同行的独到视角前瞻性的揭示了封闭式基金的巨大套利机会,发表多篇极具市场影响力的研究报告。
2006-2007年先后在证券市场周刊、中国证券报等权威证券类媒体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参与编写并正式出版《中国金融产品与服务报告2006》、《中国金融产品与服务报告2007》,其研究成果《基金与股指期货套利研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2006年度科研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中获奖,并被编入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沿问题研究》。荣获世界金融实验室颁发的2004年度大奖,被评为“2004年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
高崇楠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负责程序化交易系统的研发和维护。
沈亚雄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经济学硕士。曾就职于华尔街对冲基金。2007年加入中投证券,负责套利产品的市场推广和投资者关系。
张玉川
北京交通大学金融数学硕士毕业。2008年加入中投证券,负责股指期货套利策略的风险控制和模型开发。
胡苗辉
中国人民大学计量经济学硕士毕业。 2008年加入中投证券,负责股指期货套利策略的模型开发和数量化分析。
|